「有泰雅族的地方就有桂竹。」
說到台灣,有人說最獨特的是高山與部落文化,那麼對於台灣的桃園,你的印象是什麼呢?桃園森林資源豐富,族群文化更是多元,走趟復興,關於泰雅部落,你可以再靠近一點!這次,我們一起走入卡普部落,一起體會台灣「竹」文化的歷史和用途,並品嚐美味的竹料理吧!
上山,來到桃園復興鄉卡普部落,滿山的桂竹林彷彿置身在京都嵐山的嵯峨野竹林小徑。
這趟旅程將讓我們從竹的認識開始,從認識一年竹、二年竹、三年竹到砍竹、拉竹、搭竹寮、製作食器等。遙想泰雅族人在這片土地上代代生存的足跡,給自己一個短暫離開煩憂,走進山林來一趟卡普部落,體驗泰雅族與竹文化的互動、品嚐飲食文化的深度旅程!
卡普部落位於桃園市復興區義盛里內,經過小烏來風景區後,始自卡普道路至北插天山入山口處為部落主要幹道,也是登北插天山及赫威山神木群健行最佳路線,常有登山團體及旅人路經部落。
卡普部落過去未開墾前,其實滿片山谷長滿了野柿子,而非現今所見的「竹林」。
日治時期,日本人帶領族人開墾此地,教授當地居民種植水稻,並經日本人開墾之後,已不見滿山滿谷的野柿子,現今取而代之的是竹林、五月桃、柿子、有機蔬菜等經濟作物。
部落鄰近小烏來風景區、天空步道、義興吊橋、羅浮小米園區、新溪口吊橋及復興角板山等景點,且因豐沛的森林資源,宇內溪水源頭全年水量豐沛不斷
而北插天山特有的雲瀑、山毛櫸、神木群、宇內溪流等自然景觀是卡普部落觀光特色。一起走進卡普部落的部落生態、食與文化之旅吧!
泰雅獵人「仁哥」帶著我們來到部落旁的伐竹小徑,熟練且靈巧的踏入了竹林中。
首先會教大家如何判定「竹桿」的年紀, 記住喔是「竹桿」不是「竹林」。竹林已經在當地生長50年以上了,竹桿是有年紀的,但底下的「竹根」會一直留著持續生長。
而竹桿的年紀從竹筍長到竹桿只需要一個半月的時間,二年三年竹的利用價值最高,通常到了第八年就會自然死掉,但族人通常會於第四年時就把竹桿砍掉,將將老竹砍伐伐倒後變成養分,以保持整片竹林的健康 。
另外,竹產業也跟上近幾年乾淨產業的環節,除了農作物本身就是零污染產業外,竹子對於環境來說更是非常有幫助的! 竹子於成長過程中會吸收碳足跡儲存於竹桿內,而砍竹整理後又能再吸收更多的碳;如此一來,「竹」更是地球減少碳足跡的關鍵呢!
而竹產業的應用分為農作應用和外銷。後者更可說是另類「台灣的驕傲」呢!
桂竹的硬度是全世界在竹類中最高的,因此應用上更是廣泛,特殊的是目前日本本土劍道的「劍」有九成的材料是來自於桃園復興與新竹尖石鄉的桂竹。
當年日治時期,日人無意間發現台灣的桂竹硬度較日本本土「真竹」來說硬上很多,因此直到近代台灣「桂竹」還是非常受到日本本土的青睞。
除此之外,台灣竹產業的價值還有在於食用,以及用在蚵架、香蕉園、木瓜攀爬架上等農業用途等
聽完獵人講解,最後還可走一段「台版嵐山嵯峨野竹林小徑」喔。
剝桂竹筍訣竅:先以刀具在距筍尖約15公分處輕割一刀,反折後順手將皮褪下。
獵人會選擇適量的竹筍讓大家體驗「拔竹筍」喔
回到部落,就要將山上伐來的竹材製作成待會要食用的竹碗、竹杯、竹筷囉
每段竹節都有合適的長度,記得切的時候不要切到竹根喔!製作的途中,協會的夥伴們都會協助找出最好切的位置,還有幫助大家怎麼使力才能切的順利喔!
(註:餐點內容需視當天配合店家而定)
經過了早上的行程,想必應該肚子也餓了吧,讓我們來享用竹林大餐!
滿滿一整桌,當然少不了桂竹筍囉!炒桂竹筍、炒野味、溪蝦等8道菜,讓你補充滿滿的活力
吃飽了之後讓我們繼續竹林歷險吧!這次要用你靈活的手,製作出屬於你的作品。
這邊我們會來親自手作竹製手工藝品喔,做完後是可以帶回家的!
別小看竹子,因為強硬的韌性使他能夠在彎折多種形狀後仍然不被折斷,這樣就能成為許多手工藝品的原料囉
再來最後一站是桂竹筍烹調和品嚐!
為什麼桂竹筍一定要經過烹調呢?通常會將剝好筍殼剪整嫩筍部分之桂竹筍,放入大鍋內用清水煮開後,再以小火煮約2個小時,以脫去桂竹筍澀味。
但這只是初步處理,之後若要食用還是要記得再烹煮一次喔!烹煮後的桂竹筍盡可能於三天至一周內食用完畢以保持新鮮度。
結束完今日行程後有沒有對桂竹筍的小知識增加了更多了呢!歡迎跟著我們一起上山走進桂竹筍的故鄉!